早在找房子時、在路邊小吃攤吃麵時就發現新竹人很愛自己種菜!
找房子的房東媽媽、麵攤的老闆娘、之前有兩個同事的媽媽、家附近早餐店的老闆娘...大家都自己種菜,甚至路邊只要一小塊空地就可以看到有人圍著種菜,這也促成了新竹市政府、竹北市農會都爭相推出真實世界的開心農場讓市民好好樂活一下~市民也絕對捧場,區區爆滿! 前兩天看的一個新成屋建案(是的,看房子是我們的興趣:P),他們也在社區內規劃了菜園呢~
我和Alex也趕緊在新竹市政府推出「開心農場」第二期時申請了一小塊,這也是我們第一塊真正屬於自己的菜園!從這開始,我們正式加入半農半X一族~
◆ 這就是我們的田,雖然只有10坪大,但只要善加利用、用心種植,絕對也可以有可觀的收成!
新竹市政府兩期的開心農場都規劃在頭前溪橋畔的濕地,雖然距離我們實在不近XD 但我們還是展現了超強的毅力,不錯過任何可能接觸農業的機會! (兩眼堅定地直視前方) 哈~
10年12月中下旬登記當天,我們便利用中午空檔去尋找我們的那一畝田~
Day1. 2011.01.01 鬆土→除雜草→下基肥→翻堆
2011年1月1日這一天,我們打算利用大家升旗的時間,到田裡墾荒、下基肥,以農事工作踏出我們2011年的第一步!(眼神不要忘了,堅定地直視前方)
雖然有點睡過頭(噗),但我們還是一早就準備了一堆工具,衣服也是穿了最不怕髒的牛仔褲、保暖工作也要注意(尤其因為田在風很大的新竹溪邊,所以要記得戴帽子保護頭部),準備到田裡好好工作一番~
我們今天預計的工作目標:鬆土→除雜草→下基肥→翻堆
小百科:肥料
肥料簡單來說可以分成有機肥和化學肥兩種,有機肥通常都是以蚯蚓糞、雞糞、豆粕...等天然物質提煉而成;化學肥則是由一些礦物質、或人工化學合成甚至動植物燃燒後的物質組成。顆粒狀溶解較慢,是屬於長效型,粉狀、液狀效果較快。
通常包裝上會有三個數字,分別代表氮(N)-磷(P)-鉀(K)的比例,其他則為一些微量元素,包含鐵(Fe)、錳(Mn)、硼(B)、銅(Cu)、鉬(Mo)、鋅(Zn)...等,通常來說,氮(N)-磷(P)-鉀(K)分別對葉-根(果實)-莖很有幫助,因此,在植物生長初期、重根部發展的階段就要使用磷肥比例較高的肥料,葉菜類的就要多補充氮肥。
基肥:開始種植前的基本肥料,主要是為了讓土壤維持地力,通常用有機肥(顆粒狀),因此,下了基肥後,需要一些時間再下苗或播種~
追肥:通常在種植後10天左右開始追加肥料,以利作物生長,此時就要依每種作物的需求調配氮(N)-磷(P)-鉀(K)的比例和追肥的頻率。
◆ 農場裡隨時都有人從事著農事,大家都很勤奮地種植喜愛的蔬菜,還會充滿人情味地互相分享經驗和收成呢~
Day2. 20110116 翻堆→做畦→播種→大量澆水
隔了兩週之後,我們再次到田裡,要挑戰「做畦」這個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最困難的工作!幸好,原則上做過一次就可以撐很久、不需要常重來...
做畦做到一半的時候,有個好心的一期前輩來幫我們做了幾乎一整條畦,雖然我們自己接手回來後還是弄了個歪七扭八畦,不過,能種就好溜~
◆ 這是阿公傳授的超級簡易網室,不用搭四周的支架,只要多預留一些空間讓葉菜有空間成長即可。
小百科:播種
依照植物生長的特性,播種大致上可以分為撒播、條播、點播三種方法,一般來說,葉菜類的生長空間需求不高,可直接使用撒播,我們則多選擇使用條播,每個畦挖出約4條1cm的小溝,把種子撒在溝裡,比較容易照顧、觀察和採收~ 若是比較需要成長空間的,例如茄類或根莖類的作物,則多使用點播,若是根莖類,記得把洞挖深一些喔~
在這裡種菜遇到問題時,隨時不乏非常優秀的同學讓你諮詢,還常有熱心的「鄰居」主動互相分享經驗談、種苗、甚至收成...等,我想,在這真實版的開心農場除了可以體驗農事,更讓古早農村社會那股純樸、重人情味的熱情感在這裡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