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亞外原色工坊的blog上看到紙漿雕塑的課程,就一直很吸引我,直到上課前一天,跟亞外老師確認也有不少非親子的同學報名,我才安心的去上課:P
按照慣例,先來一張完成品,是一隻同學們說很有泰國風的大象,我幫他取了個名字叫做「好象」~
上課當天才發現,原來阿茹老師是家附近28-1庭園咖啡黃老闆口中常常提到、很多才多藝的小女兒,大學主修陶藝,也很有彩繪和各式藝術品的創作力。
大家的作品都是從這一顆保麗龍蛋開始的~
老師有建議大家,可以先想想要做的動物,也可以帶到現場來參考,畢竟在塑形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細節需要確認,而我雖然有想好要作大象,卻沒有找參考的形體,只好現場憑空想像~
各自想好要做的主題後,就開始塑基本外形,保麗龍球是可以任意切割,以我的「好象」來說,為了讓它可以穩穩坐著,保麗龍蛋底下是有削平的~
製作的過程中如果有任何問題,老師也很有耐心地協助大家完成心目中的作品:) 「好象」的胖胖腿,就是老師讓他順利接上的。
兩位小男生都發揮創意,左男孩帶著他最心愛的遙控飛機,在媽媽的耐心協助下,也完成了可愛風的飛機;右男孩則獨立完成在現場找到的鴨子,雖然最後有人說像酷斯拉、像恐龍...,但他還是很開心地繼續完成,原來一顆簡單形狀的保麗龍球,可以有這麼多變化:)
基本型體完成後,就要開始製作紙漿的材料了,紙漿可以由衛生紙或報紙製作,報紙因為有油墨,做出來會有灰灰的質感,說不定也很特殊~ 而我們今天選擇的是衛生紙、質感粗糙的衛生紙,我們沿著衛生紙的紋理很容易就把他撕成條狀、泡在水中讓他溶解。
「好象」守護著等等要讓他更美麗的衛生紙漿:P
溶解的差不多後,就要加上雙手搓揉的輔助,讓衛生紙溶成像粥一樣綿密,接著,擰乾後就可以加上白膠,製作成有黏度的紙漿糊。
完成的紙漿糊就可以直接糊在做好的形體上,讓整個形體更堅固。
將將~ 完成了第一階段,等待紙漿完全乾燥後,才能進行上色的動作,約需3~5天的時間:)
其實,純白色的大象就已經很可愛了,我都快捨不得上色了:)
20110729 第二堂課:上色、完成****
接著,就要開始上色的,老師為我們準備了各種顏色的壓克力原料~
從上次塑完形就一直在想要上什麼顏色,其實每天想的顏色都不同,實際上色這天就任意調了就上了:) 壓克力的顏色很飽滿、又不透明,怎麼上都很鮮豔好看,也不用擔心深淺色上色的順序,甚至隨時可以整隻換色!
底色完成後,就開始進行著色的部份,好像回到小時候~ 尤其,我的上色技巧一點進步都沒有,更像回到小時候了:P
亞外老師為大家準備的工作桌,也是出自她自己的巧手~ 上面放著各式各樣的材料、工具。
「好象」和所有同學合影留戀,由左至右分別是阿茹老師的青蛙、兩歲妹妹的綿羊、我的「好象」、拾境的若隱若現的粉藍粉紅小白兔、亞外老師很有藝術感的鳥、阿茹老師的長頸鹿。
課程上完了,便是自己創作的開始,紙漿雕塑簡單又可以很多變化,歡迎大家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