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想要種菜時,還覺得堆肥離我好遙遠,總覺得自己使用量不大,應該不需要這麼麻煩;但仔細想想,家裡的廚餘和用過的木屑貓砂,丟掉也只是廢棄物,若能轉為對土壤、農事有幫助的資材不是很好嗎? 且其實真正開始進行廚餘堆肥後才發現一點都不難呢!且只要不亂加會發臭的東西,根本沒有任何臭味~ 這種兼顧健康和環保的居家廚餘堆肥法還真是值得大家參考呢~
首先,要準備一個中等大箱子,箱子尺寸可依自己的廚餘產量、肥料需求量、家裡可供堆置的空間...等因素來決定~ 但請務必注意,底部必須維持可排水、側邊可通風為宜,我們為了避免側漏,還加了比較細的網子~
最底層放上空隙最大、最不易熟透的落葉,我們院子隨時產很多落葉>< 若是住在都市裡可以到公園當一日志工清掃落葉,甚至,忽略這個纖維最粗、最不易熟成、氮肥也最少的落葉也是沒問題的~
接著,要加入一些促進材,包含咖啡渣、豆粕...等都是很好的材料,只要到附近的咖啡店、豆漿店或公司的茶水間都有機會拿到不少~)
第三層鋪上廚餘,我只取沒煮過的葉菜、果皮...等,切小塊(減少熟成時間)後放進可瀝水的廚餘桶,至於非素食類的魚肉等建議不要放進去,避免產生惡臭和蚊蠅...
我們用桶子將喵咪小寶用過的木屑貓砂收集,貓尿不易發臭,也很適合堆肥。
最後加入一些菌絲即可蓋上,菌絲其實不便宜,但一包可以用很久~
我們用DIY的洞洞箱子罩著,可兼具保溫(溫度愈高熟成的速度愈快)和小小保護防野貓、野狗的功能,便完成了~
之後,若再有新廚餘再依類似的步驟持續累積至整箱裝滿,記得不定時翻堆,促進呼吸即可:)
過了兩個月後,發現堆肥箱裡慢慢呈現這樣一團一團的土團,便已是熟成的堆肥了~
堆肥熟成時剛好遇到收成和播新種的時間,我們便把自己的堆肥放到土裡當基肥,可以發現肥份高的堆肥顏色就是和田土不同~
這次翻堆時驚見蚯蚓,蚯蚓糞是最好的有機肥,所以田裡有蚯蚓表示是很好的土喔~
小百科:堆肥
推肥大體上可以分為厭氧和好氧兩種,說明如下
厭氧:顧名思義就是討厭氧氣 (我掰的), 也就是封閉式的,不需翻堆,缺點就容易發出臭味
好氧:就是我選擇的、與氧氣為伍的無臭堆肥法,需要充分翻推,產生好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