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小時候,放學後,和同學一起一邊嬉鬧聊天、一邊散步回家,一路上由車來嚷往的街上、轉入住宅巷內,便可聞到家家戶戶爭奇鬥豔的飯菜香,肚子也咕嚕咕嚕餓了起來~

到家後,撲鼻而來的是令人垂涎三尺、正宗媽媽的味道!

「媽~ 我回來了!」「喔。」

接著便在電視前坐了下來,一邊看卡通、一邊聽到廚房裡鏗鏗鏘鏘的炒菜聲,如果缺乏了這段記憶,大學時的聲音課程作業,我恐怕做不出「廚房的聲音」這個主題。

不到七點,爸爸的摩托車聲由遠而近、隨即就是開門的聲音,待爸爸洗完澡後,我們就開飯了~


這看似在普通不過的描述,相信是許多人小時候的記憶,我們的記憶還如此清晰,然而,才不過短短不到二十年的光景,場景換到我們這一代的家裡,我們的角色從小孩轉換成人妻、人母,前段的家庭感卻早已銷聲匿跡...

那麼,隨著時代的推演,我們這一輩所創造出來的家庭感又是如何呢?

1. 週末父母... 是的,我身邊不乏這樣的父母,平時雙薪家庭的父母無暇照顧孩子,只得把孩子留給不論遠或近的爸媽、公婆家。

2. 偽單親... 台灣的加班問題早已不是新聞了,日前HTC還說出「希望員工能在11點前下班」,我看到11點都傻眼,真虧他們說的出口>< 孩子平日雖然都在家裡,但晚下班的父or母也差不多只有周末才能看到孩子,回家老是只能看到沉睡的孩子,真的會覺得是甜蜜的負荷嗎...

思考到這邊,我開始希望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影響身邊的人,推動D@H (Dinner@Home, at lease once a week!),如果有企業主願意響應,就應該某周挑一天,請員工提早回家,好好做頓飯、和家人好好聊天,即使只是看著無聊的連續劇也好,所謂「家人」,不就應該做些家人會做的事情嗎? 而不只是努力安排週末親子活動~

這一兩年,一邊思考台灣農業的問題,當思考到供需的狀況時,很直覺地會聯想到,究竟現在開伙家庭的比例有多少? 若是大家都以外食取代開伙,有機食材又有多少人在乎? 

我始終相信,下廚的人比不下廚的人更在乎食物的安全;而種菜的人又比下廚的人更了解!

因此,我極力倡導大家從買食品(食物加工後稱為食品)的人、變成買食物的人、再讓自己進階成買健康食物的人、甚或生產食物(自產自"消")的人!

◆ 推薦大家看一部電影「美味代價」,幫助大家了解食物的真相。

「半農半上班」這個新單元,除了記錄自己種植的點滴,也希望能提供給大家參考,種菜真的不難!只要有一個有光線的陽台、露台、甚至參加市民農園,就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種植的過程和豐收的喜悅 (當然,開始時或許免不了失敗的挫折~但若能和家人一起面對,不是也很美好嗎~) 自己種的菜,除了健康、更總有一股特別的香甜,趕快出門買種子吧!現在就打造一座家人專屬的農園~

農業參考網:全台農業市集農委會農業漂鳥網農業易遊網種苗改良繁殖場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嚕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